桐梓,贵州北大门,夏季平均气温25℃,是成渝的“后花园”,每年都有20余万名避暑游客在此旅居。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4年6月22日至8月31日,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在九坝山堡精彩上演68场,现场累计观看人次超68万,互联网总传播量达5000万+。
这个作为“黔北门户”“川黔锁钥”的小县城,通过打造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桐梓“村晚”舞台,展示新农村、新生活、新风尚,焕发乡村文化魅力,让文明实践真真正正走近群众,实现以文兴村、以文富民、以文化人。
文明新风让桐梓“村晚”品牌更亮
从桐梓县城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一路上微风习习,40分钟左右便到达了九坝山堡。这个街道上遍及川渝车牌,旅馆和饭店里满是重庆口音的小村,平均海拔1350米,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绿色空调”,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在九坝山堡的商业街上,街面干净整洁,摊位摆放有序,交谈和蔼可亲,前来购买农产品的避暑游客络绎不绝。“产品很多,味道也很适合我们口味,我们都是回头客啦!”来自重庆的避暑游客说,大家都客客气气的,相处得非常好。
像这样整齐规划的摊位和商铺,整条商业街共有908间,有经营重庆火锅的、做烧烤的、销售农产品的……既是给游客购物提供的便利,更是为当地群众拓宽的增收渠道。“之所以选择来这里销售产品,除了这里的人流量高之外,还有大家相处的方式很和谐,都在互帮互助。”摊主说,有时候有点小事走开,旁边的摊位就会帮忙照看一下。
夜幕降临,桐梓“村晚”拉开序幕,格外热闹。当地群众和避暑游客有序进入到现场,聚在一起共赏“村晚”。一个个自编自导、自排自演的节目全是看点,形成了全民参与、共享文化的良好氛围,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之前还有抢位子的,经过大家的耐心劝说和开导后,现在大家都很和睦,有的还会主动让座。”观众说。
在桐梓“村晚”的筹备和演出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筹备节目、布置场地、参与演出,这种团结协作的方式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极大地提升了乡村凝聚力,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优质服务让桐梓“村晚”名片更火
桐梓“村晚”是全县打造的一张名片,不少游客慕名到现场感受氛围。桐梓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为“村晚”保驾护航,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随着桐梓“村晚”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流量聚集于此。桐梓供电局楚米供电所成立“村晚”保电专项工作组进驻九坝山堡,提供24小时的保供电服务。“我们重点对变压器、配电箱等电器设备和商户室内用电情况等进行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全力确保‘村晚’活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桐梓“村晚”保供电小组现场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也派驻专人在“村晚”现场,严格落实对重点区域、重点点位的巡查、值守,全力维护活动现场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文明培育让桐梓“村晚”名声更响
桐梓“村晚”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参与者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情,再加上自编、自导、自演具有“烟火气”的节目,让大家爱演、爱看、爱互动,展现出乡村文艺的深厚基础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多‘村晚’节目都融入了当地的传统艺术、非遗项目等元素,很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围很浓厚。”观众说,通过在桐梓“村晚”现场看演出,感觉自己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
桐梓“村晚”是一场文化发展、乡村振兴的生动呈现,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为当地群众和避暑游客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忙碌的生活中,“村晚”成为了大家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
“‘村晚’确实是为群众准备的大舞台,我们很乐意在这样的舞台上展现自己。”桐梓“村晚”的表演者说,能参与到桐梓“村晚”的表演中非常地高兴,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也是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展现。
“村晚”还是文明培育的一种方式。在桐梓“村晚”的舞台上,村民们通过节目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
“村晚”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旅融合品牌,展现了桐梓县委、县政府长期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成果,“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进农家、农村妇女培训、“平安村寨”创建、和谐家庭、孝顺儿女、明理公婆、致富能手、十佳桐梓人、最美桐梓人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桐梓“村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村晚’彰显了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不仅激发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也增强了大家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接纳能力。”桐梓“村晚”活动执行总导演说,在“村晚”的舞台上,成渝文化、巴蜀文化、黔北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态,也体现了“客主一家亲”,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同时,桐梓“村晚”的举办,让群众们更加团结和凝聚在一起。在筹备、表演和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增进了大家的友谊,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桐梓“村晚”已经融入当地群众、避暑游客的生活,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在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凝聚群众情感、促进乡风文明、精神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