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以来,管根学家院子里的花草长得越发繁茂了——院墙上的一排多肉冒出不少新芽,墙根下的三角梅花正开得热烈……干净的庭院配上赏心悦目的花草,任谁看了都要忍不住感叹一句,“真漂亮”。
管根学是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龙场镇格朵社区村民,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讲究人”。
有人问他:“保持家里整洁的技巧是什么?”
管根学擦着汗直起腰,将刚浇完花的喷壶归位:“哪有啥窍门?不过是养成了随手收拾杂物的习惯。”
这样的好习惯,让他被评为社区卫生文明户。
格朵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韦超说,“每月一次的社区卫生文明户评选看似小事一桩,对环境治理却很有效果。”
2022年以来,格朵社区每月评选一次卫生文明户。年底再召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召开群众大会,从每月评选的卫生文明户中选出20户年度卫生文明户,并给予物质奖励。评比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逐户检查:东西乱堆乱放的批评教育,环境卫生差的督促清理。
卫生文明户评选推行两年多来,格朵社区从“污水靠蒸发”的旧模样,蜕变成连落叶都要扫进垃圾箱的新面貌,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近年来,毕节各地以基层治理创新为抓手,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金沙县平坝镇双兴社区有不少老党员、离任社区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社区把这支“银发先锋”队伍凝聚起来,让他们深度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便民利民服务等工作,有力推动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在纳雍县鬃岭镇小屯村,“七人议事小组”通过党建引领,带领群众谋发展,改写村里乡村自治动力不足、群众发展观念落后的历史。
毕节市七星关区梨树镇车坝村坚持小事非“小事”,小事不“小视”,采取“院坝会”进组、政策宣讲入户等方式,做到大事、小事大家一起商量,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塑造文明乡风。
评选社区卫生文明户、凝聚“银发先锋”队伍、组建“七人议事小组”……当前,毕节各地正创新方式方法,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助力广袤乡村在活力与秩序中迈向和美新图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