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是一种古老的口头文学形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童谣以其特有的文化意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
桐梓地处黔北,历史上被誉为“川黔锁钥”,长期以来与巴蜀文化等深入交流,位于该县南部的“桐梓人”遗址绽放着古人类文明的曙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孕育出一曲曲朗朗上口而又内涵丰富的童谣,深受当地人喜爱。2019年以来,桐梓县充分利用童谣在文化传播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优势,谐“桐梓”之音、取“童子”之义,创新探索出“童子童谣+”的工作模式,以童谣为载体,传递党的声音、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引导孩童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创新发展,“童子童谣”逐渐形成以桐梓为圆心、向全省乃至周边省份辐射的文明实践品牌,发挥着滋养心灵、培育美好的功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培育优秀的队伍、搭建良好的平台、建立常态的制度。
培优队伍“筑基”。一支坚实的队伍,是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童子童谣”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比如,成立“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队,吸引全国460多位童谣作者。比如,组建涵盖全国的“网上评委团”,定期评选出“每月佳作”,帮助“新手上路”。比如,举办“童谣唱响新时代”项目专班,培育出800多名校园童谣小作者,全县10余万师生受到熏陶。在这些有力举措的推动下,童谣创作与传唱之风正在桐梓城乡劲吹,迸发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命力”。
搭建平台“赋能”。搭建平台,是整合资源、聚集人才、共享信息的有效方法。“童子童谣”将其作为扩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打造多类型、广覆盖的主阵地。比如,成立“童子童谣创作基地”和“童子童谣馆”,设立《童子童谣》编辑部和“警察童谣”编辑部,建设“红色童谣林”等200余处。比如,开通“童子童谣”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立“名家专栏”“手指游戏”等特色栏目。
建立制度“增效”。“童子童谣”能走进群众、广受好评,还得益于契合实际、有效管用的工作制度。比如,建立健全“一天读一首、一周写一首、一旬评一篇、一季一讲堂、一年出一部”的“五个一”制度,实施开展走遍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全世界“五个走遍”采风创作活动。目前,“童子童谣”已组织开展大型培训及县内外采风交流100多场次,连续开展“童谣节”活动4届,出版童谣专辑9部,摄制童谣短剧、音视频等300余期。
二
小童谣大道理。“童子童谣”充分利用童谣简单明了、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便于传播的特点,用童心演绎童声之美、以童声滋养未来新苗、让童声愈发嘹亮高亢,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中立德树人、传播文明。
用童心演绎童声之美。童谣,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孩童纯真无邪、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童子童谣”,语言真挚、旋律动人,表达着对生活细微处的感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质朴思考。比如,童谣《乱办酒》:“生期酒,满月酒,搬家酒,升学酒……各种酒席天天有,还有无事耍耍酒。吃酒吃成空兜兜,吃酒吃得心发抖。伤害亲戚和朋友,这样风气丑不丑?”列举了违规酒的种类之多,体现出乱办酒席的危害,呼唤着社会风气的回归与净化。
用童声滋养未来新苗。童谣的创作和传唱,是一个以独特表达滋养心灵、浇灌希望的过程,能够激发孩童传承文化、崇德向善的热情和活力。比如,今年10月,“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队组织全县20多名学生参加了贵州桐梓、四川攀枝花共同举办的“结对子、种文化”文艺志愿服务联谊和“品芒果、品石榴、写童谣”现场创作活动,孩子们即兴创作40余首原创童谣。这些贴近孩童、展示孩童的创作,彰显出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播撒了一颗又一颗传播真善美的种子。
让童声愈发嘹亮高亢。童谣的传唱,如清泉悠扬、穿越喧嚣,蕴藏着直抵人心、唤醒共鸣的力量,是讲述温暖故事、编织共同记忆的桥梁。比如,今年4月,“童子童谣”如一股清风,吹进全国警察协会少年警校工作推进会,原创童谣《110童谣》《满分110》清澈悦耳,勾勒出一幅幅纯净无瑕的心灵画卷。比如,今年9月,“童子童谣”志愿服务项目亮相中国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以童谣为纽带、连接着桐梓与外界,展示了“童子童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
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创新形式,“童子童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显著的实践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创作传唱好“童子童谣”,更好播种童心、迎接未来?
选好主题编“好”童谣。童谣不仅需要富有节奏与动感,更应承担起教育功能,能让孩童在传唱中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接受正面熏陶。“童子童谣”的创作,应紧密联系日常生活、时代特征、热点事件,更加突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确保方向正确、主题健康。特别是学校、社区、家庭应携手同行、汇聚合力,围绕乡风文明、传统节日、环境保护等主题,共同开展创编活动。
创新方式唱“响”童谣。童谣要真正传唱起来,离不开潜移默化的传播与推广。可以聚焦“童子童谣”,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如“演唱+诵读”、手指游戏等,激发孩童参与热情。同时,打造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呈现方式,如印制“童谣书画版”,举办童谣书法、美术大赛,以视觉艺术之美丰富“童子童谣”的表现力。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童子童谣”数字化传播,让“童子童谣”更好走进千家万户。
结合生活用“活”童谣。童谣的创作与传唱是基础,但要取得实际效果,还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当将家国情怀、传统美德以及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到“童子童谣”创作传播全过程,广泛开展童谣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进行主题童谣征稿、童谣竞赛等实践,引导孩子们守真、从善、修美,做文化弘扬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童谣的魅力,在于让人获得一生受益的滋养。新征程,“童子童谣”将创作推广更多充满时代气息、体现童真童趣、催人向上向善的优秀作品,让“童子童谣”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