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

图片
2025年铜仁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综述
时间:2025-06-12    来源:贵州宣传    

  龙舟竞渡传文脉 诗韵新风润黔东

  ——2025年铜仁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综述

  锦江潮涌,艾叶飘香。

  从大明边城龙舟竞渡的精神传承,到中南门古城诵读经典的余韵悠扬;从新文明实践站点传递的脉脉温情,到大会堂内移风易俗节目的精彩纷呈……端午期间,黔东大地上厚重悠远的传统习俗与昂扬奋发的时代新风深度交融,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文化长卷。

  作为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六个示范活动城市之一,铜仁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通过龙舟竞渡、诵读经典、实践观摩、文艺展演等丰富载体,生动展示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导广大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节日神韵、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爱国爱家、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

  锦江竞渡:龙舟精神激荡城市脉搏

  鼓点铿锵,碧波荡漾。

  5月30日至31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速度与激情碰撞的龙舟赛事——2025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在铜仁碧江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成功举办。

  鼓声起,龙舟发。60支龙舟队伍、3000余名参赛队员劈波斩浪、奋勇争先,上演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水上竞逐”,新增的“甩甩桡”自由划姿与传统技法交相辉映,增添别样风采,女子组不限划姿的包容性规则也让锦江激荡出多元韵律的浪花。

  “加油,加油,再快一点!”锦河两岸,近26万观众呐喊助威,声浪与桡片击水声相互交织,将铜仁“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主流媒体密集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同步开展新媒体直播,70余个自媒体账号发布短视频作品,其中一自媒体账号推出的单条短视频《百米加速只需一碗铜壳碱面》播放量达3亿+,点赞344.3万+……大流量澎湃,正能量高昂。

  “只要身体允许,就要一代代传下去!”铜仁籍老鼓手胡通云的话语道出了铜仁人对龙舟的深沉热爱,印证龙舟文化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脉:2009年,碧江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11年,铜仁碧江区赛龙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5年,铜仁市已连续举办15次全国龙舟大赛。

  城市与赛事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铜仁依托“传统赛事+现代创意”模式,在端午期间精心策划请龙头、穿龙衣、龙舟入江、百舸争流等龙舟巡游特色活动,创新融入新网红业态龙游锦江及500余架无人机表演,思南、松桃、沿河等地也分别举办各具特色的龙舟比赛。同时,铜仁同步开展2025年“梵净山杯”旅游名山篮球邀请赛、“中南门之夜”“游铜仁·促消费·惠民生”“村系列”等端午系列活动,进一步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

  诗韵黔城:经典诵读赓续中华文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5月30日,在“端午诵经典·文脉黔行”经典诵读会活动现场,铜仁市少先队辅导员向雅琪带领童声合唱团,深情吟诵着《春夜喜雨》《小池》《秋声赋》《江雪》等经典选萃。

  名篇诵读、戏剧演绎、非遗展示、交流互动……经典诵读会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委、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文旅厅等单位和铜仁市共同承办,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精心策划“天问端午·山水之韵”“文脉传承·先贤问道”“星火燎原·青春筑梦”“薪火相传·山河共诵”及尾声五大篇章、共15个精品节目,融贯中华传统经典、红色革命文化、贵州地域特色,旨在引领青年增强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奏响青春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

  创新表达才能让经典“活”在当下。

  活动以屈原《天问》开篇,引领观众与先贤情境交融、文思共鸣:与李白“时空对话”,演王阳明“龙场悟道”,迎徐霞客“笙歌而来”,诵李莲碧“题梵净山”,读林则徐“贵州即目”;以《芦笙侗歌》《非遗傩韵》《诗酒黔风》等表演,生动展现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和非遗魅力;以《赤水长歌》《家书燃炬》《凌云剑气》等节目,深情演绎红军将士、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和英雄气概;以《童韵传薪》《新千字文》《清香抹茶》等旋律,充分彰显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青少年奋发有为的昂扬状态和精神风貌。

  同时,活动选址极具匠心——府前广场与历史地标跨鳌亭隔江相望,巧妙利用古城地形特征,通过现代科技与古建筑实景的有机融合构建多层次视觉空间,使现场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深度文化体验。

  诵读,从书斋走向广阔天地,正在升华为一场民众参与的文化自觉行动。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当舞台上下激情共诵李大钊《青春》的琅琅和声响起,中华文脉与黔山秀水交相辉映,家国情怀与青春使命熔铸一体。

  活动当日,媒体聚焦报道,新媒体矩阵广泛传播,经典诵读的清音远扬万里。

  实践新风:文明之花遍开铜仁大地

  一场场浸润人心的移风易俗展演、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活动、一次次温暖有爱的志愿服务……端午期间,铜仁大地处处涌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流,文明新风如清风拂面,吹遍城乡角落、滋养百姓心田。

  5月30日,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2025年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在铜仁人民大会堂精彩亮相,紧扣“移旧俗之弊”“育文明之风”“展新风之美”三个篇章,11个优秀节目通过情景剧、花灯快板、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呈现全省各市州革除陋习、倡树新风的鲜活实践——

  铜仁带来民族舞蹈《百纳千层》,感受千年孝道在一针一线间绽放爱的光芒;黔南州用国家级非遗“独山花灯”素有“一盏灯照亮百姓事”的妙喻,精彩呈现《乡村那些事》,照破大操大办的迷雾;毕节市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哭嫁”,让婚姻的缔结回归情感,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贵阳市带来《山乡新风》,让布依山歌为文明新风代言;遵义市的小品《做酒》用创新形式,带来一场“笑中带刺”的移风易俗启示录……

  实践,因文明而温暖;文明,因实践而多彩。

  在中南门古城,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集中展示交流活动共设置11个展馆,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现场演示等方式集中展示9个市(州)和碧江区、万山区重点项目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果,文创产品、特色美食、文艺节目展演等同步亮相,推动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在五显庙街区,“志愿同仁·粽香锦江”活动召集300名志愿者折粽叶、填糯米、裹扎绳,将千余斤糯米化作饱含爱心的粽子,赠予八方游客,传递铜仁的节日温度与志愿热情。

  在碧江区广场社区、万山区旺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艺节目表演、篮球友谊赛、“迎端午”趣味竞速比赛、包粽子比赛、手工艺品展销、知识抢答等活动有效推动文明实践与文化惠民深度融合。

  粽香渐远,余韵悠长。

  传统节日是千年文脉的精神驿站,更是滋养时代新风的沃土。站在新的起点,铜仁正以“我们的节日”为媒,把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好,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新韵与文明温度,以文明新风浸润人心、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来源:《贵州宣传》  田丽莎 作者单位:铜仁市融媒中心)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
  2. 下一篇:走心又上新 文明实践有力度有温度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