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之一的联盟村,以发展茶叶为主打产业,全村目前已栽种茶叶1.2万亩,有省级龙头茶企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9家,茶产业绿了荒山富了民,让当地村民在迈步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贵村的深山绿林间,务工人员脚踩木梯,采收捆绑在一株株粗大青杠木上种植的铁皮石斛鲜条,一张张脸庞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者贵村在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上采取“返租倒包”模式,由农户进行承包管理,实现了“农户收取林地租金+基地打工领取报酬”向“承包管理领取报酬+务工薪金+收益分成”的转变,企业与农户得到了“双赢”,较好地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联盟村、者贵村是黔西南州纳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7个村中的2个村,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产业的经验做法,为引领乡村振兴探索出了可供借鉴的好路子。
据了解,通过竞争性评选,黔西南州兴仁市大山镇老里旗村、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贵村、贞丰县长田镇长田村、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晴隆县鸡场镇学官社区、望谟县麻山镇卡法村、册亨县冗渡镇坛坪村共7个村,纳入了全省50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其中,晴隆县学官试点用500亩集体荒山入股,引进本村在外创业青年回乡种植脐橙,带动试点群众种植2610亩,打造晴隆脐橙品牌,较好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册亨县坛坪试点探索红、绿、蓝、橙“四色”工作法推进乡村善治,其中代表生态文化的“绿色”为建设1070亩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每年可采收广东菜心30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2500多万元,带动130多名当地群众就近务工,较好地实现了以产业促增收。
示范点建设自2021年9月份启动以来,黔西南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特色田园乡村示范试点建设工作,相关领导多次到示范试点村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给试点建设开药方、解困难。同时,建立了示范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州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州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州东西部协作与定点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州乡村振兴局“五办合一”,合署办公,统筹推进,积极集成政府、群众、社会等各类资源,扎实稳步推进试点建设。
在推进示范点建设中,州直23家成员单位、相关县市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抢抓机遇,群策群力,整合各类资源,共同推动试点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州7个省级集成示范试点共计规划项目169个,开工项目87个,完工项目6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78亿元,完成投资1.16亿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试点村立足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对示范点现有主导产业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引导发展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努力增加经济效益。7个省级试点现有薏仁米1700亩、乌金鸡2.5万羽、铁皮石斛6200亩、茶园8500亩、脐橙2610亩、蔬菜1070亩,州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培育家庭农场28个,家庭作坊42家,打造了“薏生有礼”“普安红”“晴隆脐橙”等15个特色品牌。
在乡村建设方面,试点紧紧围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优先实施基础性、兜底性、保障性民生项目,坚持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推进村庄建设,截至7月底,各试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完成了40%的进度,新(改)建厕所618个,7个试点村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建成集中处理池8个,分散处理池28个,整治黑臭水体96处,垃圾全部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并正在探索污水生活化利用。7个试点全部启动宜居农房建设,完成“一分三净五改”781户,房前屋后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三小园”建设433户,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31处,村庄宜居度得到提升,乡土性得到保留。
在乡村治理方面,坚持以自治为基、德治为辅、法治为本的“三治融合”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以“村规民约”“积分制”“红黑榜”“文明家庭评比”等为手段,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大力倡导红白喜事“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整治乱办酒席,树立文明乡风,实现移风易俗。截至7月底,开展“文明卫生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31余次,开展座谈会等特色文化活动67次。
目前,黔西南州7个省级试点聚焦“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基本内涵,推动政策措施日益完善、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记者从黔西南州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在下一步试点建设中,黔西南州将补齐建设进度参差不齐、产业联农带农不强、乡村综合治理能力不强、规划落细落实不够等短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发展壮体、乡村建设塑形、乡村治理铸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目标,进一步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汇聚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找准工作定位,强化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产业优化、乡村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更上台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黔西南日报 记者 蔡定平)
一审:郑启敏
?二审:赵来睿
?三审:向滟伶
?四审: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