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

图片
铜仁:以治理为笔 产业为墨 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时间:2025-07-15    来源:铜仁文明网    

  盛夏的黔东大地,清风拂过稻浪翻滚,蛙鸣声声应和着蝉唱;田田荷叶间荷香漫溢,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乡村通组路如碧绿玉带,在村舍间蜿蜒缠绕;农家小院似五彩画卷,错落镶嵌在田野之上;产业园如巨大翡翠,在山脚下铺展延伸——这幅生机盎然的图景,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繁荣乡村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乡村富民产业生产基础”的方向,以乡风文明为乡村铸魂,以特色产业为振兴筑基,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为乡村“梳妆”。如今,乡村的“颜值”愈发靓丽,“内涵”愈发深厚,两者同频共振、相映生辉,共同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乐章。

  乡风文明焕新颜 治理效能润民心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韩家村的清晨,总被扫帚划过路面的“沙沙”声唤醒。68岁的老党员谯义清,沿着通组路细致排查卫生死角。自村里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以来,他以极大热忱投身到环境卫生排查、入户宣传队、监督整治一线等工作中。

  “老谯叔都60多岁了还为村里奔忙,咱年轻人咋能让自家院子落灰?”获得镇级“文明家庭示范户”的谯义尊一边清扫院角落叶,一边说。如今的韩家村,红砖白线勾勒的小花园连户成片,篱笆上的瓜蔓缠着晨露奋力攀援,通组路延伸之处,曾经的破旧圈舍已变身整洁的储物间。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藏着治理的智慧:村里推行积分管理制度,每季度评选文明家庭等荣誉,从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万元物资作为奖励,让崇德向善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2018年以来,韩家村完成76户改圈、128户改厕,拆除46处闲置房,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喝上了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家里把旱厕改成了冲水式,还专门给我这老婆子装了马桶,太舒坦了!”村民陈正娥擦着马桶盖,脸上的笑容满是幸福。2025年推出“四共四动四勤四定”工作法,更让治理效能持续深化:共商共建凝聚民意,积分评比激发干劲,勤查勤兑明确奖惩,定人定责筑牢根本,让人居环境整治从“干部干、群众看”变成了“大家事、一起办”。

  这份共治共享的活力,也流淌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培训现场。铜仁市妇联与思南县妇联请来的老师手把手教妇女们擦玻璃:“先喷去污剂,再用报纸顺着纹路擦,保证不留水痕还亮堂。”60余名妇女围坐听讲,从畜禽圈舍清洁到家居收纳,从垃圾分类到庭院美化,“理论+实操”的培训让“卫生”二字从口号变成了指尖的技能。“以前觉得擦玻璃就是个简单活,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窍门,这次培训真是太实用了。”村民张嬢嬢边练习边说,爽朗的笑声混着洗洁精的泡沫,溅起一串生活的甜蜜。

  特色产业添动能 沃土生金富乡邻

  石阡县大沙坝乡何家坝村的“莲花谷”,荷风拂过万亩荷塘,掀起层层绿浪。谁能想到,这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之地,曾是荒草没膝的撂荒地?如今,贵州芊莲谷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带着清冽荷香的荷叶面正从生产线缓缓滑下,即将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荷花浑身是宝,花能吸引游客,叶能做成面条,藕能成为佳肴,连塘里的鱼都是生态招牌!”公司负责人吴言林指着不远处的特色农庄介绍道,旺季时这里一天能接待600余名游客,带动周边10余户村民就业。员工小赵一边打包荷叶面,一边说:“厂子离家特别近,走路3分钟就到,方便照顾小孩,每个月到手3000多元,工作氛围还特别融洽。”

  面对初期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瓶颈,吴言林带领团队潜心研发,推出了荷叶豆腐、荷叶面条等健康食品。其中,荷叶豆腐采用传统石磨工艺,融入荷叶精华,既保留了豆香又增添了清润口感,2023年直播带货后,产品顺着网线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一池清水滋养乡土,朵朵莲花映照振兴。曾经的穷山村,因这荷花焕发新生。荷塘涵养了水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荷叶托起了产业,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荷香引来的游客,年接待量突破数万人次。这朵绽放的荷花,不仅扮美了乡村,更连通了村民的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思南县枫芸乡樱桃村的板蓝根田同样一片繁忙景象。100余亩板蓝根在阳光下舒展着嫩叶,村民们手持锄头穿梭其间除草,汗珠滴入土中,仿佛在滋润着新绿的生长。“田间管护不仅关乎产量,更直接带动我们增收。”蒋思乔说道。2025年,村里采用“市场主体+种植大户”的模式,流转撂荒地与企业签订收购协议,让昔日的“闲置地”变成了带动百姓增收的“绿色银行”。

  “看着土地荒着太心疼了!”致富带头人谭小玲流转了113亩地种植板蓝根,还种了118亩红薯、200多亩南瓜,“我就是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干,让大家都能增收致富。”如今的枫芸乡,正深挖山地资源潜力,念好“山”字经,做足“药”文章,积极探索“订单种植+深加工”模式,努力让板蓝根从“草”变成“宝”,让“青山”真正成为“金山”。

  从韩家村的整洁庭院到周寨村的技能课堂,从何家坝村的荷塘到樱桃村的药田,在铜仁市乡村振兴画卷上,每一笔都浸透着治理有效的智慧,每一抹都饱含着产业兴旺的活力。以治理为笔,绘就乡风文明的鲜明底色;以产业为墨,晕染富民强村的绚丽亮色。这幅不断铺展的画卷中,有老党员的满腔热忱,有新农民的灿烂笑脸,有荷风里的无限希望,有药香中的美好憧憬——这正是铜仁市以治理为保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亦是黔东大地向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迈进的铿锵足音。(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作者:熊丽娟)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黔西:四步“绣花功”绣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2. 下一篇:万山:擦亮乡村底色 提升乡村颜值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竞彩足球app下载,足球竞彩app下载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