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自治县冷水溪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作为提升乡村品质、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关键领域、创新工作路径、凝聚多方合力,探索“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长效管护”治理模式,有效破解环境整治难点痛点,持续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党建引领,筑牢环境整治“主心骨”。建强组织体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揽、政府主抓、部门协同、村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召开“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题部署会、推进会,科学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确保方向不偏、靶心不移。突出党员示范。建立“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工作压力传导到位。深入开展“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活动,组织党员带头签订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承诺书。组建“党员先锋队”17支,围绕“清脏、治乱、拆违、增绿”等主题,带头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营造浓厚氛围。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微公众号、微信群等,开设“庭院接力晒—美家看过来”专栏,定期宣传展示“美丽庭院”,营造争先创优浓厚氛围;线下用好院坝会、板凳会等,发放倡议书,召开“院坝恳谈会”,全方位宣传整治意义和标准。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环境监督岗”“环保志愿服务岗”,推动环境整治理念深入人心、行动自觉养成。
靶向发力,打好顽疾治理“组合拳”。集中攻坚亮底色。开展“清乱堆乱放、清残垣断壁、清杂乱线缆”攻坚行动,发挥网格作用,动员党员干部、群众规范房前屋后农具、柴草等物品堆放,对废弃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修缮或美化利用,规范整理空中“蜘蛛网”,持续擦亮和美乡村底色。改厕改圈补短板。组织镇村干部摸清问题厕所底数,了解群众困难及建议,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问题厕所整改,现已完成改厕50余户。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加强协调联动和业务指导,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技术,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守护生态强根基。健全垃圾治理体系,组建专业垃圾清运队伍3支,分片区开展垃圾转运工作,建立完善“户分类投放、村(保洁员)收集转运、镇集中处理”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庄干净整洁美丽。深化水体治理保护,落实镇村干部两级包保机制,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和销号制度。
健全机制,巩固全域美丽“新成果”。注重典型引领。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清洁文明户”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一批积极参与、成效显著的先进典型,通过“红黑榜”公示、现场观摩等形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创新激励举措。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超市”制度,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厕所维护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引导兑换生活用品,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通过公开授牌表彰、广泛宣传典型等方式,持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政府主导”向“全民行动”转变。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整治要求,特别是“垃圾处理费筹集标准”“门前三包责任制”“畜禽圈养规范”等内容纳入其中。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空间管理、家禽圈养、秸秆禁烧等常态化管理制度,明确奖惩措施,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